首页 > 发展规划 > 正文

国家“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作者: 时间:2022-02-01 点击数:

“十四五”时期( 2021 ~ 2025年)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期,是改善供给体系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胜期。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基石,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在“十四五”期间,全区教育事业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力推进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十四五”发展形式分析研判

(一)发展环境。

1.良好的国际人才环境。当今世界,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和地区间的合作与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发达国家高度重视制定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广揽全球顶尖人才为己所用,推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教育培养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2.优先发展教育的国内环境。“十九大” 提出了”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要竭尽全力让更多的学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加快培养民族复兴、大国崛起的一代新人和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教育发展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国内环境。

(二)发展机遇。

"十四五” ,我国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国家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的高度,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教育才能赢得未来。为推进教育公平、巩固提升普及“十五年”教育,补齐短板,缩小差距,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强教先行,提供了良好的历史发展机遇和强大动力。

(三)面临挑战。

由于自然、历史和社会等原因,市教育与政府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盼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学前教育学位不足,未能实现全覆盖;短板突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任务艰巨;职业教育发展滞后,规模小、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学校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教师不足,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教育教学质量还不高;经费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办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教育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教育系统自身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移民入城、进城营商、购房入城等人员随迁子女的剧增,导致城区教育资源供不应求,这些都将成为教育“十四五”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十四五”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总体思路。

1.指导思想。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深入贯彻十九大历届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质量,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育保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 -体化、教育服务均等化,为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领导原则。坚定不移把领导贯穿到教育工作全过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着力加强教育系统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强化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为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二是坚持优先发展原则。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才资源开发需要,为教育保障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坚持改革创新原则。立足教育区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教育交流合作,通过改革、开放和创新,解决发展难题,激发教育活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四是坚持依法治教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坚持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切实保障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和广大师生合法权益,为教育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五是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六是坚持促进公平原则。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统筹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接受到更有质量的教育。

3.发展定位。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推进教育公平,推进学前教育全覆盖,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优质均衡发展, 巩固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二)主要目标。.

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创新型开放式现代化教育体系,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主要目标:

----教育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职业教育规模显著扩大,适应城市人才集聚,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需要;基础教育、特殊教育规模与城市人口发展,学位需求相适应,优质教育资源显著扩大;终身教育满足学习型城市建设需求。

----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更加公平。有效建立教育公共服务- -体化。适应社会各群体多样化教育需求,实现人有所学,学有优教。学前教育公益普惠性进一步增强,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适龄青少年能够平等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教育引领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进一步提高教育对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适应市民终身发展和个性化发展的多样化需求,成为城市现代化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 到2025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学生,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 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保障更加有力。教育法规体系更加健全,依法行政、依法办学全面落实。教育经费投入依法、足额、优先保障。教育用地、校园安全、教师编制,教师待遇得到优先保障。

三、“十四五”期间重点推进项目及重大事项

(一)各阶段教育发展任务。

1.学前教育建设。推进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一体化发展,构建以公益性、普惠性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在挂口城区新建-所公办幼儿园、重建金色童年幼儿园,重建广兴洲镇殷家铺社区永明幼儿园。2025 年,学前三年幼儿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 ,普惠性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达80%以上,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50%以上。

2.义务教育建设。进一步补齐义务教育短板,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新建小学、中学,整体搬迁镇中心小学,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学校提质改造,建设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和寄宿制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办学条件标准化,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到202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10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以上,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100% ,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为零,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率达95%。

3.高中教育建设。实施普通高中提升计划,加强高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提档升级,配套完善设备设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力争到2025年,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率达90% ,高考一本、本科达线率处于全市前列。

4.职业与成人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实训设施,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提升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产教融合”, 大力推行订单培养,提高就业率,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促进职业教育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能力和办学实力明显提升。健全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中职学校生均拨款标准不低于10000元/年。建设-所省级示范性公办职业高中,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网络,推进终身教育,发展老年教育。

5.特殊教育。加大对特殊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特教教师的地位和待遇。加强普特结合, 推进融合教育发展,建立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为补充的教育安置方式,力争让每一个残疾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合适的教育。

(二)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落实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将师德教育作为教师培养培训的首要内容,将理想信念放在师德教育首位,引导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恪守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健全师德师风表彰奖励制度和教师违反师德行为的惩处机制, 加强师德典型宣传,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强化师德考评,将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评先等工作的重要依据,严格查处师德失范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努力建设-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队伍。

2.提升教师能力素养。逐年提高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完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模式和课程,提升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构建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结合,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互补的培训模式,将培训学分与教师管理相结合,形成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新常态。探索建立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制和中小学教师校长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培养造就教学名师,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造就-批本土教育家。到2025年,培养特级教师1-2人,省市级名师20人,省市级名校长3人,区级学科带头人、干教师200人。

3.完善教师补充渠道。通过公开招聘、定向培养、区外在编在岗教师回流等方式,继续加大中小学教师补充力度,化解教师严重老化、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推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对区域教育急需的紧缺教师,实行特殊政策,实现精准引进。逐步完善人才引进配套政策,缓解优秀师资总量不足矛盾。

4.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按照《市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办法》,大力开展区际和乡村教师交流,落实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制度,完善新聘教师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限制度,探索实施“银龄讲学计划”, 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矛盾。

5.完善教师管理制度。贯彻执行《市区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细则》, 健全由区教育局主管的事权、人权、财权相统- - -的教师管理体制。深化教师 “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教师职称评定与岗位聘用相结合的办法,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制度改革。

(三)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教学、教研、管理和后勤服务等规章制度,强化学校管理,加大制度执行力,促进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中小学按规定课程开出率达100% ,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教师评聘制度和中小学教研联合体、教育共同体等综合改革,激发教育活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抓特色教育,促内涵发展”的办学理念,通过5年努力,逐步形成“一校-特色、--生一特长”的内涵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办学品位。

(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各领域。坚持不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学生志存高远、修好品德、学会感恩, 坚定“四个自信”,努力成为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遵循教育规律、创新教育方法,坚持以智增智、以体强体、以美化美、以劳育劳,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齐开足体育课程,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加快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切实完善以“美在身边”为主题的思想心灵美、语言行为美、劳动创新美等“三美”德育体系。扎实推进仪式教育、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劳动创造等”四个系列”主题德育活动。积极开展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推动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落实政府主导责任,突出学校主体地位,调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力量,贯通校内外多种教育形式,把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少年官、运动场等建设成为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教育平台,为培育时代新人提供更大空间、凝聚强大合力。

(五)加强教育系统建设。

加强全面组织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在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区委教育工委,加强学校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校组织领导作用,强化建带团建、队建。强化教育支部建设, 实施教师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健全优秀、骨干教师相融合的“双培养"机制,加大对新入职教师的国情国史教育力度。落实全面从严主体责任,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明晰政治责任,切实把全面从严治主体责任向基层延伸。推动各级组织建立完善工作责任制,明确组织主体责任和组织书记第-责任以及分管责任人的直接责任,强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问责追责,对领导弱化、建设缺失、从严治责任落实不到位的严肃问责,切实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做实。坚持建设工作与中心工作同

谋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健全完善组织书记建设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制度,强化考核结果运用,逐层传导压力, 逐级落实责任。

四、实施教育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教育工作领导。

一是进一 步落实政府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责任,协调政府各部门齐心协力支持教育发展.动员和争取社会各方面关心支持教育事业,营造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二是切实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建立健全适应教育管理特点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制度。三是加强学校基层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健全廉政建设责任制,促进校园民主, 推进校务公开。

(二)全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一是区委区政府推动学校与相关部门和镇村的合作,及时化解教育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加强校园周边治安综合治理, 加强学校、家庭、社会和司法联动保护,有效预防未成年学生犯罪。二是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加强对师生进行宣传教育,强化各种防范演练,保障全区学校正常教育秩序和全体师生的安全。

(三)优化教育法制环境。

一是积极开展普法教育,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治教的能力和自觉性。二是完善区人大检查教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工作机制,充分听取区政协的意见和建议,保障教育顺利发展。三是加强教育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及时查处各类教育违规违法办学行为。四是深入推进依法治校,依法保障教师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继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

一是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教育投入体制,进一步完善教育公共财政体制改革。二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加大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保持“三个增长”。三是完善学生资助体系,保证贫困学生顺利入学。四是进一步规范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规范学校财务管理,加强项目资金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监督机制,预防和查处各种违规违法行为,确保经费安全。

(五)进一步完善教育督导制度。

一是加强镇(办)政府履行教育工作职责督导,完善义务教育督导评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对镇(办)政府及职能部门解决教育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促进教育健康发展。二是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努力建立一支观念现代、素质全面、专业精良、品行高尚的专兼职督导队伍。

版权所有:安庆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 联系地址:安徽省安庆市集贤北路1318号安庆师范大学龙山校区行政楼北6楼617 联系电话:0556-530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