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寿钦
特色兴校 敢为人先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黄寿钦和他的同事们,以“特色”为突破口,使一所规模小、条件差的薄弱学校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1983年,黄寿钦以优异的成绩从安庆师院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铜陵市第七中学任教,1990年任铜陵市教委办公室主任。1997年3月,黄寿钦被组织上安排到铜陵市第九中学任校长。应该说,他对这个学校情况是比较了解的棗这是一所地处市郊的薄弱学校,但他到位后没有急于“放火”,而是听问并举搞调研,和学校教职员工促膝谈心,求计问策,三周后方召开教职工会议。他概括当时的校情是“一少两多三困难四较好”。“一少”是学生数少,当时全校高、初中学生加起来总共只有530人;“两多”是农村学生多和校园杂草多,三分之二的学生来自农村。校园占地50亩,三分之二面积杂草丛生,黄土朝天;“三困难”是学校经费困难,实验课开课困难和青年教师谈对象困难。黄寿钦到九中时,学校账上,财政拨款和计划外收入都是负数;在市辖中学中,九中是当时唯一一所没有实验楼的学校;68名在岗教职工中,有13名青年教师没有谈上对象。这“一少两多三困难”,具体说明了九中是一所办学规模小、地理位置偏、办学条件差的薄弱学校。当然黄寿钦也充分肯定了“四较好”,即:争创文明校园基础较好,学校是文明单位;推行素质教育成效较好,学校是市素质教育试点学校;建章立制情况较好,学校有一系列规章制度;勤工俭学基础较好,学校有一个利润达10万元的编织袋厂。“一少两多三困难”是短,“四较好”是长,黄寿钦决心和他的同事们一道扬长避短,办出学校特色、改变学校面貌。
1998年1月,黄寿钦在教职工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发展九中的总目标、分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是八个字:“管理一流,特色显著”,由于目标依据校情、来自民意、振奋人心,因此,写有奋斗目标的工作报告获全票通过,并很快在全校上下形成共识、付诸行动。
几年来,为实现办学目标,黄寿钦校长带领他的同事们,在办出学校特色、加快学校发展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
(一)在学校管理上做文章。黄寿钦在市教委办公室主持工作七年,他深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他首先做建章立制工作,通过教代会、支委会和行政办公会,修改、补充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使九中形成了一整套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认真落实,使学校各项管理工作规范有序。在1996~1997、1998~1999两个学年度的管理考核中,九中均被评为优秀校园,并分别获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
(二)在培养特长生上下功夫。在不少学校竞相加班加点补课的情况下,黄寿钦和班子其他成员根据上级要求和自己学校师生实际情况,决定不仅不加班加点,还拿出每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开设音、体、美、电工、缝纫、微机等活动课,培养学生一技之长。这一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成效:1998年,铜陵市初中向高一级体、艺类学校共输送合格新生16名,其中九中就占了7名;2000年中考中,铜陵市体育类省级以上竞赛优胜者加分共计有8人,其中九中就占了6人。
(三)在校园两个文明建设上出新招。九中校园内宣传文字很有自己的个性。走进九中的大门,迎面就看到立在门前的“九中人进出校门共勉牌”,牌上文字是:“走进校门,我就是组成九中的分子,九中的兴衰成败与我休戚相关;走出校门,我就代表着九中的形象,我的言谈举止同九中荣辱与共”;走向办公楼,楼前有一块“办公区共勉牌”,牌上写道:“爱岗敬业教书如江上桥坚定不移,塑我师表形象;呕心沥血育人象桥下水奔流不息,导我学子远航”(该校座落在铜陵长江公路大桥桥畔)......诸如此类既有个性、又很贴切的校园文字大都是出自黄寿钦的手笔。
校园内的硬件建设也让人一看便留下很深的印象。1999年铜陵九中共争取上级基建拨款300多万元,当年建设航空、航海与车辆模型(以下简称“三模”)基地和科学楼。那占地20亩、设计上档次的“三模”基地,校园广场中间陈列的退役米格战斗机,那科学楼和谐而寓意独特的造型,那广场三元色地砖组成的图案,那飞机三轮下“飞、翔、翥”三字的内涵,无不令人盘桓、遐想。上述构建大多出自黄寿钦的思路。
(四)综合治理工作做细做实。九中建校二十年来没有一个师生违法犯罪,但九中以前总结不够。黄寿钦经过深入调研,总结出了“五只大手拉一只小手”的九中教育方法,并用该方法进一步指导九中“全方位空间、全天候时间”去做好“双有生”帮教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0年9月份以后,《安徽法制报》、省《治安望》、北京《长安》等报刊杂志分别报道九中的综治工作。九中的综治工作做法还分别被推荐到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经验交流会和安徽省人大召开的“人大青少年工作座谈会”上进行书面交流。学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被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等五家单位联合授予“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先进集体”称号。黄寿钦也被评为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个人”。
(五)在模型活动上敢为人先。九中的航空、航海、车辆模型活动是青少年们喜爱的军体类科技活动。它是黄寿钦和他的同事们大胆选准的学校特色项目。该项目1997年底起步,1998年,九中选手便在全省航模竞赛中获奖。1999年3月,九中在只有8万元启动资金的情况下,在新征20亩土地上,建起了设计上档次、耗资近百万元的“三模”基地。安徽省模型协会领导赞之为“全省一流”。该年8月,九中的选手在全省航空、航海模型比赛中,一举夺得3枚金牌(共设12枚)。同年,九中3名选手被抽到省队参加全国比赛,当时安徽队最好成绩是1块铜牌,这块铜牌的得主也是九中选手。2000年元月,九中在全省车模比赛中一举夺得4枚金牌(全省共设8枚),在省赛上引起轰动。《中国学校体育》杂志对该校“三模”活动作了图文并茂的报道。近年来,该校被市教委、市体委批准为“铜陵市青少年航空、航海、车辆模型训练重点学校”。省体育局还向国家体育总局呈文为该校申报国家级“模型活动传统项目学校”、“模型活动俱乐部单位”。目前,国家教育部已命名该校为“劳动技术(劳动)教育先进学校”。
铜陵九中的“三模”活动,已成为铜陵特色教育的一个亮点,为九中带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1999年9月“三模”基地竣工以来,该校已经接待省内外来校观摩者3000多人次。仅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就有4名厅领导和14名处长来校视察指导;“三模”特色吸引了方方面面领导的关注、支持,省、市有关部门对进一步扶持“三模”特色教育活动给钱、给物、给政策。仅直接或间接给资金一项,合计就达103万元(其中省级拨款5次)。
目前的铜陵九中,人气正旺,学校学生已达800余人,校园面貌已全面硬化、绿化、美化,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黄寿钦和他的同事们,正高举“管理一流,特色显著”的旗帜,豪情满怀地迈入新世纪。 (据铜陵九中来稿改写)
金 燕
巾帼铁马跃铜陵
1995年8月,当金燕调任铜陵市教委党委副书记时,对工作她心里也没有底。自从1984年,金燕从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以后,先后任职于铜陵市政府、铜陵市铜化集团公司等单位。学的是师范本科,可没当过一天教师,教育对她还是一块新天地。但她很快镇定下来,自信、经验和胆识让她从容地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
金燕走马上任之际,正值中国教育改革风起云涌之时。而铜陵市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部分中小学办学目标、方向不清,许多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散,一些教师缺乏活力……面对这一形势,金燕认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改革,铜陵更是如此。她抱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在教委班子的支持下,对铜陵市的教育体制进行了大胆的改革。金燕首先从制度上入手,先后组织制订了一系列配套的制度和措施,大胆引进竞争机制,打破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并狠抓落实。经她提议组织,1996年,铜陵市教委在安徽省率先进行了校园内部“四制改革”(即校长负责制、岗位结构工资制、岗位责任制、人事制度改革),接着又推出“学校双目标管理考核”(即对学校的目标管理考核、对校长和幼儿园园长的目标管理制度考核)、“职称评聘公开制度”、“干部末位淘汰制度”等措施 ;如每两年在全市评比一次优秀校长,只有候选人所在学校在全市前10名、个人在学校前3名才有资格入选。在评比中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使评选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这种做法后来也沿用到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比中;又如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每年新进教师,先选择60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对其听课、打分,然后再进行考试、评比,最后确定进人方案。……
为将制订的规章制度落到实处,金燕顶住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显示出改革者的气魄和实干家的风采,也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不到一年,铜陵市中小学教育水平一举迈进全省先进行列,并成为安徽省“双基”达标第一市。
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怎样实施素质教育,怎样寻找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经过对铜陵市教育现状调查、分析研究,金燕和教委其他领导意识到,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更新观念,而关键又在于广大教师队伍和学校领导干部队伍的观念更新和素质提高。
为此,在金燕的主持下,市教委首先制订了《铜陵市教育干部跨地区挂职五年计划》等文件,对干部实行提拔任用公示制、试用制、上岗实行培训挂职制、轮岗制等措施。几年来,先后选送近百名干部到上海等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学习、培训。这些干部不仅在挂职锻炼中更新了观念,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同时也将发达地区开放的办学思想、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方法带回了铜陵,带回了各自的学校,使他们所在的学校也在不断发展中凸现出各自的特色。这一做法被省教育厅称为“铜陵模式”,并推荐到全国干部培训会上交流。
其次,在师资队伍培养方面,确定了“人尽其力,人尽其才,人享其才”的战略目标。一抓师德建设,通过开展“形象与使命”、“立师表形象、树教师新风”等系列教育活动,既提升了教师的人格,也教育了广大学生;二抓学历教育,市教委拟定出具体培训方案。两年来,3000多人通过学历教育成为合格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的教师达百余人,占教师总数的1.5%。三抓继续教育,对新教师实行岗前培训,老教师狠抓岗位培训,骨干教师的选拔和培训更是长抓不懈。
师资队伍、干部队伍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使铜陵市教育成果喜人:几年来,教师中先后有20人次获“省教坛新星”称号,26人获“特级教师”称号,多人次获省级教学大赛一等奖。学生也经常在全省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好成绩,仅初中外语学科竞赛一项,1998-2000年铜陵市连续三年夺得全省第一,高考也创下了三年出两个全省状元的佳绩。
1999年11月,金燕调任铜陵市政府副秘书长,2001年春又兼任市教委主任。面对教育与社会已成为相互依靠的统一体的形势,金燕时常想,如何构建起适应社会需要的教育体系?如何做到铜陵教育资源的合理优化?为此,金燕和其他领导一起经过反复论证后,提出了“打破行业界限,优化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结构”的新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将原卫生局和商业局管理的卫生学校、商业成人中专学校划归市教委管理。随后市教委调整全市教育布局,将这两所学校迁址并入职业学校,将原卫生学校、成人中专学校校址作为普教用地。这样既解决了铜陵市近几年初中入学难问题,又为铜陵市一中创建国家级示范高中留下一定的空间。
完善教育结构是铜陵人民的心愿。为创办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争创铜陵本科院校,金燕又开始了新的奔波。2000年,为获得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立项,金燕一个月四上北京。经过艰苦的努力,铜陵职业技术学院终于获得教育部批准,并于当年正式向社会招生。同期,以铜陵财专为基础的、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合并申办铜陵本科院校方案正式上报国家教育部。目前,三校合并创本科可望通过教育部专家评估。而这其中又浸染了金燕的多少心血!
从抓建章立制、抓干部培训到调整铜陵市的教育结构和布局,金燕走过了一条艰难而辉煌的道路,她也因此被誉为铜陵市干部中的“巾帼铁马”,而金燕自己则将成功的取得归之于“我有一颗事业心”。
(陈宗俊 方亮采写)
章 明
燃起民办教育之火
章明,这位普通教师,凭着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和刻苦耐劳、不屈不挠的毅力,一跃成为闻名省城的年轻校长,他领导下的润安公学,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章明出生于1962年,1979年以优秀的成绩考取了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先后在长丰一中、合工大附中任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十年之久的他,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现实中的教育模式能否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当邓小平南巡谈话发表以后,在市场经济大潮推动下,民办寄宿制学校在南方一些地区开始兴起并迅速发展时候,他眼前豁然开朗起来,决心将自己定格在民办教育的天地里。1994年,他毅然辞去公职,加盟合肥润安公学,负责学校的全面工作。
润安公学是由合肥万博社会事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7000万元,经合肥市政府同意、合肥市教委批准于1993年创办的一所民办寄宿制学校。始创时期,校址位于董铺水库之滨。2000年9月搬迁至合肥经济开发区。新校区投资1.5亿元,占地160亩,新建校舍6万平方米。
章明走马上任时,润安公学创办还不到一年,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如何给学校定位。为此他两次南下广东,一次北上京城,对刚刚兴起的民办学校进行了深入考察。他认为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重共性、轻个性,重知识灌输、轻智能开发,重理性训练,轻和谐发展等弊端。经过详细的考察、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深入的思考,章明提出了“全面贯彻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探索特色路子,培养四有新人”的办学思想,把素质教育提上公学的议事日程。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章明的决策与参与下,学校创建了三个渠道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必修课为第一渠道,按照国家教学计划,开齐课程,开足学时,小班授课,开展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主线”的“三为主”的教学改革试验;特色课为第二渠道,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就开设英语、钢琴、舞蹈,从小学三年级开设电脑;活动课为第三渠道,视其爱好,让学生选择参加一至两个活动项目,目前全校共组织球类、棋类、摄影、书法、绘画、航模、科技制作等二十多个课外活动小组。实践证明,这一举措,是促进学生达到“全面发展、基础扎实、学有特长、个性优良”这一公学育人目标的有效途径。
办好一所现代化、高层次的学校,必须练好内功。章明深知其重要性,每学期开学前都用1-2周时间进行岗前培训,从宏观上务虚,从中观上部署,从微观上规范,做到方向明确,任务具体,操作有序。他组织力量对学校近几年来出台的有关规章进行充实、修正,编印了两集《合肥润安公学规章制度汇编》。《汇编》上到学校的大政大事,下至师生言行小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操作规范。在实际管理中,他坚持分层管理的原则,校长对董事会负责,各部门对校长室负责,各组室对部门负责,一级抓一级,一级服从一级,一级支持一级。这种按企业模式建构起来的管理制度适应了公学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特点,成功地构建了“企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解决了民办寄宿制学校管理上的难题。
润安公学“德育为首、教学为主、保育为辅、育人为中心”的办学路子和“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的办学经验,得到省市有关领导的认可与赞许,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高。1997年,校食堂获省级卫生先进单位称号;1998年学校电教工作被评为合肥市电教先进单位,省电教达标一类学校;学校被评为合肥市教育系统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市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主持全面工作的章明校长被授予办学先进个人称号。1998年“六 一”前夕,学校又被评为资助失学女童、实施“春蕾计划”的先进单位,省领导王太华在授奖大会上亲自向章明校长颁奖。
(据《安徽日报》、《安徽青年报》有关报道改写)
刘 江
用担架抬回的中国记者
1、
1992
年
12
月
18
日
,新华社非洲总分社副社长刘江(编者注:现任新华社驻美国分社社长),奉总社之命,从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出发赴内战正酣的索马里进行采访。
长期的内战,使索马里处于一片混乱之中,这里没有政府,没有监狱、警察,没有任何法律的约束,在这个拥有700多万人口的国度里,每4人中,就有一名持枪者。正如刘江在《“UN”进驻索马里》一文中描绘的那样:“无论走到何处,你四周总是被枪支所包围,你不知道何人会在何时、何地向你射击。”外国记者在索马里采访,必须雇用当地司机和随身保镖,尽管多国部队的军人在街上往来巡逻,但他们的生命安全仍难以得到保障,遭抢劫、被枪击的事件屡屡不绝。
危险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自身的安危,刘江顾不得考虑太多,他只觉得那是个出新闻的地方,“越是危险的地方,就越有新闻”,“外国记者能去的地方,中国记者为什么不能去”!一种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在召唤着他。
1992
年
12
月
18
日
至27日,29日至
1993
年
1
月
13
日
,
1993
年
1
月
17
日
至23日,刘江曾三赴索马里进行采访。30个日日夜夜,他采访了多国部队,摩加迪沙两大对立派的首要人物,在战乱中坚持未撤离的埃及、苏丹、巴基斯坦三国驻索马里使馆大使,以及发生在摩加迪沙的重大事件,及时向国内发回了30多篇第一手有价值的独家新闻。
1
月
17
日
,刘江三进索马里,这次他主要是为采访内战的两大头目迈赫迪和艾迪德而来的。“对于索马里民族的和解,交战双方的头目究竟抱以怎样的态度?”这是刘江急于想得到的第一个答案,也是所有关心索马里命运的人们想要知道的。
2.
1993
年1
月20
日
,是一个异乎寻常的日子,一个让刘江一生不能忘记的日子。
下午6点20分左右,摩加迪沙的太阳像一个硕大的火球,悬挂在天际,来自赤道燥热的空气包围着这座纷乱的城市,街面上时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两天来,刘江通过他的出租司机阿卜杜勒·哈桑和保镖阿卜杜拉·卡迪赫多方面的联系、帮助,面对面地采访了索马里交战双方临时总统迈赫迪和艾迪德将军,完成了他此次来索马里的关键任务。此时,刘江参加完多国部队联合新闻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在司机和保镖的护送下,乘车返回旅馆,就在离旅馆还有300米的路上,对面传来一阵刺耳的急刹车声,紧接着从一辆轿车上窜出4名持枪人,对准刘江的汽车一阵横扫。机灵的保镖,伏身开门逃离车外。一颗高速开花子弹穿破刘江右腿的皮肉后,打中了左腿膝盖上方三四寸处的骨头,顿时鲜血直流,刘江本能地埋下头。就在他重新抬起头的时候,发现司机阿卜杜勒·哈桑已经不在车上,一名歹徒开门进来,上前抢下了刘江挂在脖子上相机,随手递给了车窗外的同伙。歹徒坐上了司机的位置,就要启动汽车。双腿动弹不得的刘江,此时头脑异常清醒:“不能让他拉走,如果被抛在荒郊野外,会白白送死。”一种求生的渴望使刘江挣扎着打开车门,翻身滚出车外。也就在这同时,歹徒驾车扬长而去……倒卧在地上的刘江回头发现不远处的司机躺在一片血泊之中,已被打死。很快,街上和旅馆里的索马里人都围赶过来,有人帮助刘江止血,有人帮助截车。意外的是,逃离的保镖没有保护好刘江,却把相机夺了回来。相机里有刘江当天采访时拍摄的许多重要资料。稍后,刘江雇佣的当地翻译也赶来了,出事的时候他正在旅馆里帮助刘江整理材料。他送刘江来到多国部队新闻中心讲明情况,美国军人赶快把刘江抬上军车,送到了设在摩加迪沙大学的瑞典野战医院。瑞典军医当场做了枪伤处理紧急手术,并连夜把刘江留在急诊室里进行观察。
此时在摩加迪沙,刘江是仅有的一位中国人。为了安全,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新华社驻索马里分社,以及其他常驻机构早已撤离。远离祖国远离亲人,且身负重伤,但刘江并不孤独,他赢得了不同国籍、不同肤色的善良人们的关心和帮助。法新社、美联社、路透社、美国有线广播公司和英国广播公司迅速将刘江遭遇枪击的消息传播到全世界。
就在刘江负伤的第二天,1月21日中午,在索马里采访的美国《新闻周刊》记者、美籍华人梅林达·刘,前往瑞典野战医院探望刘江,她问刘江:“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助吗?”刘江说:“我现在没办法同总社取得联系,请你帮助我”。梅林达·刘随即用手提卫星通讯设备往北京新华社发回了刘江的亲笔报告:“左腿负伤,精神尚好,采访已基本完成”,并用卫星电话将刘江的情况通告设在内罗毕的新华社非洲总分社。
同一天晚上,驻索马里美军发言人弗雪德·佩克也专程到医院看望了刘江,并表示尽力提供帮助……
3.
1993
年
1
月
21
日
14时43分,北京新华国际新闻发稿中心电脑屏幕突然显示出法新社一条消息:“中国记者在摩加迪沙遭袭击负伤”,“这位记者是中国新华社工作的……”值班编辑马上向国际部主任杨起报告。几分钟后,新华社社长郭超人、副社长庞炳庵等指示:电令驻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新华社非洲总分社,查明情况,采取一切措施进行营救。一时间,一道道无线电波往来穿梭于东非棗北京之间。
当日,新华社总社又收了梅林达·刘转发回的刘江亲笔报告。总社又急电非洲总分社:迅速派二人搭乘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每天往来于内罗毕与摩加迪沙的飞机前往照料刘江,并将他护送到内罗毕最好的医院治疗。经过紧张的联系,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帮助下,新华社非洲总分社记者段吉勇、王继雨终于在22日当地时间凌晨6时登上飞机奔赴摩加迪沙。两个多小时后,当二人赶到刘江所住的瑞典野战医院带有空调的双层帐篷时,三个人的眼里都不禁涌出了百感交集的泪水……
鸡年初?/FONT>1月23日下午2时,刘江及两位同事乘瑞典战地医院的救护车,由多国部队一辆装甲运兵车护送,到达摩加迪沙机场。下午4时,飞机安全降落在肯尼亚内罗毕机场。早已等在那里的白色救护车,迅即将虚弱的刘江送往内罗毕医院。
1
月
24
日
在内罗毕医院,左腿负重伤的刘江持续几天高烧达
39
℃
。由于失血过多,血色素仅有
6.4
克
,生命一度受到死神的威胁。肯尼亚医生建议马上输血。这时前往医院看望刘江的中国驻肯大使吴明廉立即号召中国驻肯各机构的同志献血。人们纷纷伸出了臂膀,将1500CC鲜红的热血输入到刘江羸弱的体内。
1
月
26
日
,大年初四。当地时间晚6:30分,刘江在妻子夏勤、王继雨及山西赴肯医疗队主治医师王一丁的护送下乘法航班机回国。一路风尘,一路护理。转道巴黎时,大雨滂沱。救护车将刘一行4人由戴高乐机场转送到戴高乐二机场,使他们顺利搭乘中国民航转道沙迦、上海回到北京。
1
月
28
日
,大年初六11时45分,刘江被担架抬着随鱼贯而出的人流缓缓下了弦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了!在首都机场卫星厅里,当外事局的魏占霞同志代表新华社全体员工向刘江献上一束艳丽的鲜花时,刘江已热泪盈眶。社长郭超人上前握住刘江的手说:“这次你在索马里任务完成得很出色,表现很英勇,祝你早日康复。”尔后,他和总编辑南振中亲自抬起担架。在机场休息室内,刘江还安慰前来迎接自己的老父亲:“你打日本时没负过伤,这次让我碰上了。放心,大家把我照顾得很好。”解放前曾是新四军四师战士的老父亲感慨万分。
白色的救护车风驰电掣般向304医院驶去。医院最好的医生为刘江施行手术,清除淤血及无法拼合的碎骨。盛大夫叹道:“若没有及时的抢救,再晚3天,刘江的左腿可能保不住。真是万幸啊!”
死里逃生的刘江回到北京后,受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帮助。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副社长庞炳庵、总编辑南振中、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安永玉、索马里驻华大使赛义德先后前往医院看望刘江,中国记协主席吴冷西也委托人到医院表示慰问。《中国青年报》等新闻媒体以长短不一的篇幅报道了他的事迹。一时间,他成了热点新闻人物、“记者明星”。
2
月
13
日
上午,在新华社国际部国外分管组,负责人王天瑞等向记者谈起了刘江。
1992年1月刘江被派往非洲总分社任职之前,曾是新华社国际部编委、对外编辑室负责人。他为人爽直、朴实、正派,在新华社中青年记者中,具有良好的心理、业务素质。
1985年,33岁的刘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后,与几位同窗好友一起来到新华社工作。他被分配在国际部值班室。新华社人把那里称为全社最苦、最累、最素的“清水衙门”。光阴荏苒,如今与他同来的几位同学出国的出国,外调的外调,只剩刘江一人仍痴心不改地坚持在新华社对外报道的第一线。1991年年初,世界瞩目的海湾战争爆发了,领导安排他具体负责对外接、发海湾战争的报道工作。他不顾肝病,连续一个月,日夜坚守在新闻发稿中心,出色地完成报道任务。为了表彰他在此期间突出的工作成绩,国际部领导决定在行政上为他提升一级。
刘江是国际部英文、新闻业务方面的佼佼者,国际部上下对他在工作中的不挑三捡四有口皆碑。1991年底,社领导决定派他到非洲总分社工作。人们都知道非洲气候条件恶劣,炎热、潮湿,肝炎、霍乱等随时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工作生活条件远远差于其它洲,个别记者很不愿到那里工作。而刘江在接受指示后,不但没有提出异议,还在出国前,不厌其烦地向十几位熟悉非洲、到过非洲的同志了解情况,收集有关非洲风土人情、政治地理背景材料。1992年1月他到非洲总分社后,以勤恳、热情、执著的工作作风,很快赢得了分社同志及驻在国同行们的信任和友谊。分社的工作也渐有起色。刘江能顺利地三进索马里采访,负伤后得到多方面的大力帮助和抢救,也反映出,他是一位受人尊敬、具有一定声誉的中国记者。
(本文摘自《新闻出版报》,由马原 芳名赖采写)
方春明
成功源于脚踏实地
1986年7月,从安庆师院政法经济系(原政教系)毕业的方春明被分配到宁国水泥厂附属技校。此时的技校尚在筹建之中,作为一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他参加了学校的招生、课程设置、教材选择、教学安排等基础建设工作。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埋头苦干,边教学边管理班级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管理之中。为了上好一节课,他总是提前一个星期准备教案。作为班主任,他总是热心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打成一片。扎实的工作使他管理的班级各方面都很出色,经常受到学校和厂里的表扬。
1990年6月,仅有四年教龄的方春明被提拔为技校副校长。校长是厂里的一名处长兼任,很少过问学校的事务,技校的管理几乎全部落在他的肩上。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生家长负责、对学校和厂里负责的态度,在努力搞好自己教学的同时,方春明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使学校的行政、教学、后勤、教改等方面都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短短几个月时间,学校的面貌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受到了全厂上下的充分肯定。1991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宁国水泥厂职称改革办公室任负责人。从此,方春明走上了企业管理的岗位。
在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的同时,方春明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刻苦学习理论知识。1990年至1992年,他参加了中央党校函授文科班的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本科文凭,这为他以后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1992年1月,方春明被提升为宁国水泥厂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方春明上任以后,根据宁国水泥厂这个省属大型企业的实际,配合厂内其他领导,从企业的内部建设、职工的思想文化建设和全厂的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抓起,通过办企业报、设广播站和企业电台,加大企业的宣传力度,树立企业的新形象。
方春明负责单位宣传工作的这段日子,正是宁国水泥厂组建集团公司的日子,方春明肩上的担子很重。从集团形象的策划到集团标志“COIICH”(海螺)的设计,从《海螺之歌》的创作到企业吉祥物的诞生,从集团经营宗旨、近、远期目标的确定到企业理念的树立,无处不留下他深深的足迹。为了把宣传工作落实到广大职工的实际行动中去,他和企业领导班子一起制定了严格的厂规厂纪、“文明用语”、“忌用语”等,以生活的点点滴滴教育和启发广大干部职工。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崭新的海螺集团形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1996年1月,方春明被调到宁国水泥厂胜利分厂任书记兼厂长。那是一个改革开放初期建立的工厂,多年来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已经变得破旧不堪:厂房陈旧,设备老化,工艺落后,人员冗杂。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带领全厂干部职工以整理改造为突破口,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成本管理,裁减富余人员,着力提高效益。经过一年时间的改造,昔日的破旧工厂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胜利”。厂区、厂房得到很好的美化,工艺设备更新了,产量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企业的经济效益取得了根本性好转,整个海螺集团也因胜利分厂的振兴而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6年底,安徽省举行厅级领导干部公开招聘。为了检验自己,方春明参加了招聘考试。在强手云集的竞争中,凭着大学时期深厚的学习功底、凭着工作之余的自我充电,他取得了笔试第三名、面试第二名的好成绩。1997年2月,方春明出任共青团安徽省副书记,成为当时全省最年轻的厅级领导干部之一。在新的工作岗位、新的工作环境里,他仍然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协同其他领导一起工作,努力带领全省青年在新世纪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
回首走过的路,方春明不无感慨地说:“一个人无论处在什么岗位上,最重要的就是‘干一行,爱一行’,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工作,才能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才能真正成为人才”。
(李善东采写)
葛剑鸣
因爱而感动
2000年对安庆二中的葛剑鸣老师来说,是一个丰收年:在安徽省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优质课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是安庆市高中组唯一获此殊荣的老师);在省第二届教坛新星评选中被评为校“教坛新星”;撰写的教学论文《探索新方法,学好新教材》在国家教育部主办的期刊《政治教育》上发表后,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国内9家教育教学研究会要求将该文收入丛书出版。此前的1999年,她在安庆市的教学论文大赛中荣获二等奖;1998年,葛老师被聘请为市区政治学科初二年级“三定备课”研究组长……据了解,自1985年从安庆师院政法经济系(原政教系)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她获得的市级以上表彰、奖励计10余次。
2000年下半年,葛老师给高三年级三个班级上课,两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每周14节课。事实上,这些年来,葛老师一直每周都有13-17节课的教学任务。她在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要处理家中大大小小家务事的情况下,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取得了优秀的成绩。究其原因,以她的家人、同事和朋友的话来说,是葛老师干什么都非常认真,无论是对待工作,还是待人接物。她总是一丝不苟地上好每一节课,批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尊重每一位学生,以此赢得学生敬重,树立老师的威信。
<> 教学是一门艺术。葛老师一直不断地探索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法。她认为,教师的任务在于创设和谐、适宜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促使他们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葛老师逐渐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路子。
<> 在教学过程中,葛老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等方面的特点,将抽象的道理用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如通过难度适中的提问,使学生体会到思考的成就感与学习的愉快感,让学生解释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漫画的含义或自行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漫画并评选“最佳”作品等等,使学生在笑声中受到启迪;将班级成员按小组分成两队进行课堂知识竞赛,让全班学生积极参与在十分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大为增加,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了。
<> 认真源于对学生的爱心。刚开始工作时,葛老师教初一年级八个班的政治课,尽管教学任务重,工作很累,她却从不叫苦。相反,不出一月,八个班学生的名字她都能叫出来。葛老师把这归功于记忆力强。但没有责任感和爱心,又怎能有这样的效果?
<> 葛老师认为学生上课时不遵守课堂纪律,老师可以旁敲侧击一下,也可以不点名批评,或者点名批评,甚至严厉地点名批评。但后几种做法在一般情况下尽量不采用。她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给一个初三年级的班级上课,一名学生私下讲话,干扰了课堂纪律。葛老师没有批评他,只是盯了他一会儿,然后用手指在自己脸上轻轻地划了一下,有意让他不好意思。这样做既达到了制止学生讲话、维护课堂纪律的目的,又不使学生过于难堪从而产生抵触情绪。从那以后,这个学生上课时总是严格地遵守纪律,直到现在,他还经常在暑假、寒假期间来看望老师,师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又如对上课喜欢看课外书的学生,葛老师并不是简单地把书没收或撕毁,而是根据这个学生的成绩,给学生定一个目标,学生通过努力达到了目标,再把书原封不动地交还学生,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奋发向上,又体现老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与爱护。
<> 有爱心的人容易感动。同所有的老师一样,葛剑鸣老师常常感动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了进步、在工作上有了成就都令她兴奋不已。更让她感动的还是,许多学生毕业多年还跟她保持联系,经常问寒问暖。自工作以来,每年教师节、元旦她都会收到许多学生寄来的贺卡。日积月累,这些贺卡已有好几百张了。一张张充满浓浓的祝福和感激之情的贺卡都是对她的激励,都是对挚诚的师爱的最好回报。
<> 面对学生的厚爱,葛老师感动地说:“我觉得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学生们能给我这样高的评价,我感到很荣幸”。
<> (倪恒虎 邰秀梅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