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双一流”建设,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进行了深入阐述,强调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瞻远瞩,举旗定向,是我们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一、明确目标定位,坚守初心使命
经过新中国70年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努力,我国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一批高校率先突破,已经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高地,正在隆起为高等教育的高原。但是,距离高等教育强国还有不少差距,高峰还不突出,真正迈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我国高校还不多。我们要紧盯发展战略,服务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一流”建设。
一是为“中国梦想”增强支撑。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对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建设教育强国是基础性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鲜明标志。
“双一流”建设的初心使命就是教育报国。一方面,要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世界一流高校,其中既要涌现一批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些高校致力于探索未知世界、引领知识创新、能够登顶世界科技高峰;也要涌现一批世界一流的特色型大学,这些高校立足行业特色,致力于核心技术研发、能够卓越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另一方面,还要建设一批实力雄厚的世界一流学科,其中既要涌现一批综合实力强劲的一级学科,也要打造一批在某些方面冒尖的学科方向或学科点,还要形成一批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优质特色学科。
二是为“中国教育”增强引领。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体系的最顶端和最前沿,代表着一个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推进“双一流”建设,必须立足中国,对标世界,争创一流。
中国特色,就是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优势,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围绕共同的奋斗目标,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高效执行、有力推进;充分发挥植根深厚土壤的文化优势,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植高校办学底蕴、滋养精神家园,把优秀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双一流”建设也承担着教育强国领头羊的重要职责,引领着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方向。通过推进“双一流”建设,逐步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使高素质多样化、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辈出,同时也将促进基础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同时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知识服务,为其他高校提供标杆、做出示范,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带动其他高校共同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为“中国贡献”增强驱动。中国理应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要通过“双一流”建设,提高高校的创新策源能力,努力成为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重要策源地。要为人类攀登科学高峰更多“开拓新路”,尤其是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的学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做出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要搭建更多服务行业的功能型平台,加快构建形成以使命为导向、多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部门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把“科研密度”转化为“创新浓度”,切实为人工智能、生命科学、能源创新等新兴战略行业实现“领跑世界”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撑。要在具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 为解决世界普遍难题更多提供中国智慧。
二、把握关键举措,坚定奋进前行
当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全面推进落实的关键时期。要找准发展定位,抓住关键环节,明确重点任务,推进高质量建设。
一是聚焦根本,夯实基础。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人才培养是事关高等教育质量的生命线。要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双一流”建设的根本前提,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提升本科生教学质量。引导教授们把心思花在学生身上,以此为主业潜心教书育人,关注每一堂课、每一位学生。全面提升师资水平,刚留校教师原则上不应急于上讲台,可先从助教和基础课研究开始。同时,加强师生交流对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对比世界知名高校,我们在师生互动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由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连续多年所做的“学情调查”显示,在师生互动方面我国高校与国外知名大学差异明显,如27.1%的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表现从来没有得到过任何老师的及时反馈;而国外知名院校有此看法的学生只有7%左右。为此,可以通过建立“坐班答疑制度”即Office Time等方法引导教师与学生加强交流。
大力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在目标设定上合理分轨,根据科技发展趋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培养类型结构,合理设定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为分类发展奠定基础。在教育教学上固本培元,不断优化培养体系、改进培养方式,避免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与博士研究生课程与培养模式同质化。同时,大力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明确研究生导师的主业是育人,导师既要做学术指导,也要进行人生指导。在培养模式上精准融通,对学术学位研究生,以科教融合的思路加强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的支撑作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产教融合的思路搭建更多校企协同、校地协同的培养平台。
强化教育教学质量保障。除了日常管理和质量内控之外,还要加强对本科生、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测,特别关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教育部针对本硕博教育培养质量探索开展了雇主调查,设置了6个维度24项指标,通过调查用人单位业务主管和招聘经理,对毕业生的政治素养、工作态度、专业水平、职业能力、职业发展潜力、薪酬水平等进行多维度评价,将形成报告反馈高校。2019年已对6000多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覆盖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的2.3万名本科以上毕业生。下一步将持续积累数据,不仅关注初次就业学生的雇主评价,而且将跟踪调研毕业1~10年毕业生的评价情况,以此为科学评价培养质量、有效改革培养模式奠定基础,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此外,还将重点关注硕博学位教育和培养质量,重点监测博士生培养质量,继续把博士论文抽查情况作为重要参照。
二是聚焦特色,分类发展。“双一流”建设高校140所,类型、规模、结构等差别很大,区域发展也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不应用一个模式办学,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高校,一流大学也不可能全部办成研究型大学、综合性大学。同样的学科在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也会差异很大,不能用一个指标体系来衡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一流,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或同一个学科不同方向争创一流。没有特色,跟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很难办成一流大学。
一流大学既可以是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也可以是“小而精”的特色型学校;既可以是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老牌大学,也可以是锐意变革、勇于创新的后起之秀;既可以致力于培养各界领袖,也可以专注于锻造工程巨匠。坚持特色就是质量、就是竞争力的建设思路,摒弃大而全的观念,建立完善分类管理、分类发展的引导机制,让更多的高校不拘泥于整个学科论高低,积极鼓励高校围绕特色创造点上的“尖峰突显”和“一骑绝尘”。大力推进分类指导、分类发展,引导不同的学校采取各自发展路径,同时鼓励每一所学校对本校不同学科进行分类指导。
三是聚焦内生,增强动力。“双一流”建设质量的高低,归根结底取决于高校实施建设任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能否正确定位、保持定力是完成目标任务的关键所在。
用好评价指挥棒。近年来,我们在国家层面做了大量建立质量标准的工作,比如,制订新增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基本条件、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制定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博士学位论文抽检、论文造假处理办法等。各高校对学校和学科建设质量自控的主动性越来越强,但部分建设高校质量管控还需进一步加强,质量控制与资源配置的协调联动机制还没有建立。
开展建设动态监测。目前已初步提出的指标体系包括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两套动态监测指标体系,这两套体系有别于学科评估。对于观测点设置,重点考虑五方面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是否坚持正确的建设方向(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否坚持世界一流的建设目标(如基于各类国际排名指标的“元评估”结果,抽取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的观测要素)、是否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如牵头建设的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情况,服务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重大区域发展规划、重大工程、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等标志性成果情况)、是否突出内涵发展导向(如教授给本科生上课人数、课时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情况)、能否体现不同类别院校和学科特色(体系中设置了留白项目,由院校自主提出、选填,反映院校在相应观测项目的特色优势)等内容,目的是为了引导高校更加注重坚持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加注重增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学科建设定力,更加注重优化引育并举的队伍建设举措,更加注重提升学校内部科学治理能力,更加注重特色创优发展。
三、加强保障支撑,坚持科学治理
推进“双一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中央、省(区市)和高校共同努力。建设政府、学校、教师、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构建法治化、科学化的现代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是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战略保障之关键。
切实激发高校办学活力。高校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但无论中央政府还是省级政府,承担的是统筹引导的职责,建设的主体是高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校“放权松绑”的政策,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但是与一线师生诉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其中既有政府“放权不够”、也有高校“用权不够好”的问题。要进一步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引导高校提高承接能力,做强做实二级学院这一“关键中场”,同时通过转观念、建队伍、改机制加强二级院系的能力建设,特别要防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合流,真正把制度红利转化为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生产力”。
着力提升人才队伍能级。要通过“双一流”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环境,引育并举,努力为国家集聚一大批创新团队和高层次拔尖人才。要结合国家战略布局,既“筑巢引凤”,更“潜心育苗”,有针对性地打造能够迅速响应国家需求,以学科带头人为领军、以杰出人才为骨干、以优秀青年人才为支撑,衔接有序、结构合理的人才团队和梯队。要利用好一系列重大人才项目和科研平台,着力打造创新团队,培养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有潜力的青年学术英才。加强高端智库建设,依托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汇聚培养一大批哲学社会科学名家名师。同时,坚决遏制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竞价抢人、配置学术资源的势头。
不断增强各方合力。争取中央财政加大投入,并引导省级财政投入继续加力,支持中央和地方所属“双一流”建设高校,统筹实施好本地区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树立“一盘棋”观念,引导“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本地区高水平大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有序衔接的建设体系。同时,要以校地合作、产教融合的理念探索更大范围的跨校协作机制,利用地理上的邻近关系深化校地间的“共生”关系,增强集聚效应和激励效果。(翁铁慧,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研究员)
原文刊载于《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1期